1、為什么說融媒體中心建設是近年來廣電系統最大的一次政策利好?
過去,廣電事業發展,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眼中雖然重要,但是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維穩、重大項目建設、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相比,重視程度上還是要略遜一籌,雖然政府知道廣電近年來的日子不好過,也曾經修修補補地給予過一定的支持,但是一直沒有觸及到核心的體制機制問題。
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扶持廣電發展、建設融媒體中心,上升到了國家輿論安全的重要地位,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強。
廣電實戰建議:各級廣播電視臺一定要抓住融媒體中心建設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全力爭取政府的支持,同步組建融媒體中心和傳媒公司,提升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市場活力,千萬不要浪費近年來最大的政策利好,成為廣電發展的罪人。
2、怎樣爭取政府的支持?
過去,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廣電發展建設的場景,可謂鳳毛麟角。但是,有了中央的指示和部署,借著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東風,政府對廣電真正的支持,變成了可能。
廣電實戰建議:廣電系統要把困擾自身發展多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擺出來,將自己在體制、機制方面的訴求明確地告知黨委政府,形成正式的請示報告,力爭在黨委政府的專題會議上研究通過,以文件的方式落實下去,力爭借此機會理順廣電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下一步的發展掃清障礙。
3、政府的支持分為幾種?
廣電實戰認為,政府的支持分為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兩種。政策支持,是指在單位性質、人員編制、事業經費來源、績效考核辦法、政府購買服務、經營創收扶持、宣傳獎勵資金等重大政策的制定上,按照廣播電視臺的合理化建議,以專題會議的方式研究通過,并以文件的方式進行落實。資金支持,是指融媒體指揮中心建設、高清設備采購、APP建設、現有采訪制作設備升級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專項資金支持。
4、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廣電實戰建議,從運行體制上,要實行“一個黨委,兩個機構,一體化運行”的模式。以縣廣播電視臺為主,整合縣域內其他媒體,同步組建融媒體中心和廣電傳媒公司,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黨委統一領導,分別運行,接受縣委宣傳部的直接領導。其中,縣融媒體中心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每年由縣財政統一撥付,由融媒體中心按照事業單位內部績效考核辦法統一考核后統籌發放。同時,將廣播電視臺的廣告經營部分進行剝離,和融媒體中心徹底脫鉤,成立全資國有公司——廣電傳媒有限公司,納入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和考核,實行完全的企業化管理,統一運營廣告創收業務,使各自職能更加清晰,定位更加準確,運轉更加高效。
5、怎樣調動融媒體中心在編身份的工作人員積極性?
廣電實戰建議,融媒體中心在編身份的工作人員,要按照事業單位內部績效考核辦法,由縣財政將相關的資金整體切塊劃撥到融媒體中心,由融媒體中心統一考核后統籌發放,千萬不要直接將在編人員的崗位工資和績效直接由縣財政發放到在編人員個人的工資卡上,如果這樣,在編人員旱澇保收,單位在考核上一點抓手沒有,干不干活都一樣,怎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6、傳媒公司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什么?
廣電實戰建議,在經營上,要充分發揮廣電傳媒公司的活力,利用廣電的政府背景以及良好的公信力和融媒體中心強大的影響力,積極拓展政務、教育、金融、健康等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影視制作、會展服務、大型活動、新媒體服務等業務,實現縣級廣電商業模式的重構,恢復廣電的自我造血功能。
7、怎樣調動傳媒公司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廣電實戰建議,要以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思路去管理廣電傳媒公司,給傳媒公司充分放權,實行利益共享、專業經營、規范管理,將傳媒公司的收入和部門以及個人的收入掛鉤,發揮主流媒體優勢,與當地的廣告公司、演藝活動公司、會展公司、影視制作公司展開充分的市場競爭,實現縣級廣電商業模式的重構。
8、傳媒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什么?
廣電廣告日漸式微,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如果仍舊死守這一陣地,即使建設了融媒體中心,在經營上也會非常慘淡。廣電實戰建議:要增強產品意識,在政務服務、新媒體服務、大活動營銷、影視專題制作、互聯網建設服務、本土電商團購等模式上下功夫,力爭將其拓展為廣電新的主流業務。同時,要盡最大可能延緩廣電傳統的硬廣、專題、節目等營銷方式下滑的速度。
9、傳媒公司的行業怎樣劃分?
廣電實戰認為,行業劃分一定是建立在市場成熟的基礎之上。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盡相同,情況各異,但是放眼全國,目前比較成熟,值得拓展的主要行業有:政務、教育、健康、商業、金融、房產、汽車等。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以上的主要行業,進行行業劃分。
10、傳媒公司的前后期怎樣進行績效考核?
廣電實戰認為,傳媒公司的部門可劃分為業務部室和服務部室兩大類。業務部室根據自己的經營業績拿績效,后期的服務部門根據公司整體的經營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浮動式的績效考核。